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付于武:2025开局如何?五方面谋划汽车产业发展

作者:百人会 2025-02-05 09:14:43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下,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齐心协力,应对各种挑战,开拓进取,收获了辉煌的成绩,令全行业备感自豪。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旗定向,为2025年汽车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新一年工作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实干”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实干”也是新一年汽车业发展的重要遵循。新的一年,我国汽车产业依然肩负着艰巨的任务,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先,全面深化改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把责任、信心、创新、韧性、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落细落深落实,我国汽车产业才能走好向上之路,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极不平凡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中国汽车工业70余年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既有令人欣喜的成绩,也有不断出现的挑战,但中国汽车人以实干精神,迎战风浪,铸就了恢弘壮丽的奋进乐章。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双超3100万辆,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60%。新能源汽车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继续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重要增长点,且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2024年汽车出口达成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较上年增长6.7%。汽车出口继续领跑全球,进一步巩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

  这一系列光彩的数字,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辉煌成绩。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在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被提及,这是开创历史的第一次,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在全行业的砥砺奋进中,转型升级取得突出成就,站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和瞩目。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50%,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超过50%,两个“超50%”,同样是我国汽车产业在新时代创造的新奇迹,也是全行业向党和人民献上的新喜报。

  汽车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靠的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指引;靠的是无数中国汽车人的智慧和汗水;靠的是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靠的是创新优势向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的迅速转化。特别是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成绩显著,为汽车消费增添了新活力,也让汽车消费成为应对外部风险、拉动内需的新亮点。

  但是,在充分肯定过去一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行业还存在一些不和谐音调和新的挑战。

  过去一年,在汽车市场活跃度上升的同时,价格战等“内卷式”竞争依然延续。同时,“网络水军”“网络黑嘴”、虚假负面、恶意诋毁及“卷”下限等不良“内卷”行为,污染了行业风气,造成了行业内耗,损害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生态,对于中国品牌汽车出口也有潜在的不利影响。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总收入为7.3593万亿元,同比增长3%;利润总额为3360亿元,同比下降1.2%,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仅为4.6%,远低于工业利润率平均水平的6.1%,对汽车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构成新挑战。

  充满挑战的2024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发起反补贴调查,并且公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盟加征高额关税的措施。同时,美国、加拿大宣布上调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至100%等,都给中国汽车“出海”带来新的考验。如何应对,成为行业共同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新局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屋建瓴,从战略高度对今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行了深入研判和梳理,指明了新一年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新一年的重点任务,这也是汽车行业为之奔赴的新目标。

  就大力提振消费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由此,真金白银的补贴将使更多的汽车消费者受益,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同时,汽车市场趋旺,将进一步拉动汽车企业扩大生产,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增加研产销相关资金投入,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投资与消费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有力支撑经济回升向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也为加力扩围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政策支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其实,智能新能源汽车既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也是“人工智能+”的产物和未来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当前,汽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及大模型、端到端等“人工智能+”技术都已经逐步上车应用,为汽车向人类生活“第三空间”演进展现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其用意明显,目的明确。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已是全球嘱目,我们既为亮丽的成绩所鼓舞,也为“卷卷不休”的恶性竞争而焦虑,对于“内卷”,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给予抵制,喊出反对“内卷”的最强音,打造行业健康发展的新生态。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当前汽车业的“重点工程”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切合实际。汽车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疏通堵点、降低成本、畅通流通渠道,破除汽车市场地方保护,有效促进市场互通、规则互联、供需互促,加快形成高效流通、梯次消费的全国统一汽车大市场。年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已经发布,为汽车行业高质量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意味着既要稳定外商来华投资,也要加快汽车企业“走出去”。近一年多来,包括大众、奔驰、宝马、丰田等跨国车企巨头都在加码投资中国市场,继特斯拉之后,仍有外资品牌正在中国投资建设独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这些事实,都对“外资撤离论”作出了有力反驳。同时,中国车企面对“走出去”遭遇的种种挑战,探索并采取更为务实、灵活的市场策略,提升了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为企业全球化、打造世界一流中国品牌筑基。

  新一年谋划汽车产业新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这是基于实践经验和着眼未来发展得出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新一年汽车产业发展的总基调。紧紧把握这一总基调,从责任、信心、创新、坚韧、ESG五个方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谋划好2025年汽车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责任。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新一年汽车产业发展,我们更加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前,汽车产业转型进入“深水区”,我们有责任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以更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推动新一年汽车行业各项工作作出新成绩,展现新作为。

  二是信心。信心是成就事业的强大力量源泉。当前,经济趋缓,内需不振,中小微企业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坚定信心,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坚持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三是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技术变革是产业变革的基础,汽车产业正处在空前的技术大变革之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依托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发展,这正是当前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指南。坚持创新驱动,才能攻坚克难,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

  四是坚韧。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都在挑战着企业家的韧性。企业家的意识、品格、态度与韧性将决定企业的命运。事实表明,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企业家成就了自我救赎之路,也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水准。2025年,企业家仍需直面困难,迎接挑战,以韧性成就产业强者,适应时代之变。

  五是ESG。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这也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道。从发展的眼光看,ESG不仅是一种实践,也是时代价值观。践行ESG,企业更要重视与环境和谐相处,实现行业自律,尽到社会责任,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有利于发展的行业生态环境,在新的一年里谱写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新的一年,面对汽车产业全球化的大趋势,更需要以新思路打造全球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和文化。而且,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犮展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速度与效率的关系。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如果其前10年的发展主要体现的是速度,今后要保持领先优势,更多需要突出效率导向,而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创新质量,高质量才是高效率的真正内涵。

  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汽车产业在经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正逐步由“速度取胜”转向“质量取胜”。“内卷”拉低了车企的效益,只有切实整治“内卷式”竞争,打造新质生产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提高企业效益,优化产业生态。

  速度与控制力的关系。当前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果依然盲目追求速度,不能审时度势,认真研究行业与市场环境,把控企业发展的节奏和速度,必然会出现失速和失控的问题。把握市场节奏,契合发展脉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速度与生态链的关系。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的重构是新的课题,也是产业竞争的关键。生态链的协同发展已成汽车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速度不是惟一和先决条件,质量和效益才是决定性因素。

  速度与人才链的关系。从汽车产业到企业,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人才链的支持和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成长速度取决于人才的供给水平、成长速度。因此,构建人才培养和人才供给的新型人才链,无论对于车企还是汽车产业都不可或缺。

  速度与ESG的关系。其实,ESG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很强的内在联系,新质生产力强调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这与ESG中追求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社会公益和治理效能的理念相契合。因此,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ESG表现,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新一年即将开启的关键时刻,恰似“冬天里的一把火”,给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前行的动力。新的一年,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要以新战略新格局新境界新视野,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长期主义理念,认真谋划落实好全年的工作,不断提升创新力、竞争力、品牌力,大力培育新时代汽车文化,在产业转型重构中,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前行,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新动能,全力以赴,勇毅前行,力争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为“十五五”开局提供良好保障,以新的更大的成绩铸就中国汽车靓丽新名片,描绘中国汽车产业更新更美的新画卷。

0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