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新能源汽车拄着政策“拐杖”瘸腿跑

作者:rodin 2011-11-07 08:41:57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www.xnyauto.com]


  年尾将近,新能源汽车也有“翘尾”之势。10月21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品牌首款新能源车荣威新750 Hybrid混合动力轿车正式上市并公布售价为23.68万元,可享受3.2万元政府财政补贴。2天后,丰田全球最大研发中心落户江苏,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在中国研发新能源车;26日,号称全球巡航里程最长的比亚迪e6在深圳首发上市,售价为36.98万元,并享有12万元的财政补贴。

  而且此前一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能源车政策也有望出台,在刚刚结束的成都全球汽车论坛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经报送国务院,具体定稿或者修改都已经不受工信部掌握,需要国务院相关领导最终判断。”工信部产业装备司司长张相木接受采访时说,规划年内出台的希望很大,工信部已经把具体工作和相关规划制订完毕。不过,在国内这种政策类的东西“孕期”一般都不会短。

  看着热热闹闹的新能源汽车,不禁想问,对于新能源汽车,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社会准备好了吗?技术准备好了吗?2011年七月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文章中,温总理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指出该行业存在无序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和各自为政的问题。然后就谣言四起,说是国家不鼓励。其实这个讲话的实质是想说明先前的“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希望我国能够在电动汽车上获得突破的初衷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国家如何把钱投到这些项目上去并能够切实地开出花结出果。

  在政策的起起伏伏下,各大厂家对新能源车的路线还不太明确。日产、三菱将宝押在纯电动车上,丰田则认为,混合动力(包括可插电混合动力)才是实现可持续移动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现阶段最适合的技术;在国内整车厂中,上汽、长安、北汽重点放在了电动车上,东风、广汽则表示混合动力、电动车、氢燃料都要搞。其次,新能源车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没有企业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解决办法,都寄希望于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例如在电动车领域,电池技术仍然没有有效突破,比如比亚迪号称代表电动车领先水平的e6,续航里程为300公里,号称全球最长,但三年前推出的e6就是这个水平。也许比亚迪认为,300公里足矣,但充电时间也没有缩短埃其实,电池技术的突破是全球范围的一个难题,日产风光无限的leaf巡航里程也才160公里。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也想要借政策这个东风,能够“弯道超车”。对于电动车的发展,他们手中握着一个巨大的机会,但是这对于还在传统内燃机机车技术都还在“苦苦挣扎”的汽车企业来说,不单单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这么简单。包括笔者在内都希望如果可以,第一辆成功上路的电动车是中国技术。

  还有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要不要用混合动力来作为过渡?这是个纠结的问题,如果走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路,中国在新能源车方面的领先这将永远都不会发生,毕竟在我们自主混动畅快的跑在大街上的时候,任何一个汽车制造大国都具备了纯熟混动车的量产能力。如果不走混动的路线,直接走电动车路线,我们的电池技术还不够纯熟,配套设施,电动车的持续续航能力等等问题都没有达到。又放弃了混动这个大市场,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混合动力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还是更适合节能环保又不失动力的要求。以上的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我们在电动车路线上的走不稳,瘸着腿,看到远方的美景,却只能一瘸一拐踉踉跄跄的往前走的情景。

  况且现在很多人对于电动汽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汽车动力总成的更换上,认为只要把原来内燃机的动力总成换成电机驱动,就是电动车。电动车的技术远比这个复杂的多,单单就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这个能够做到电池优化的电池管理系统,有几个厂家重视利用了?对于电动车技术的简单化是绝对不能走下去的。

  新能源汽车的光明前景,国家、厂家、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国家政策在中外厂商合资的规定必备条款中就有一条是必须要有新能源技术的贡献,足以见得重视程度。只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艰难的。我们要做的努力还很多。

 

0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